首页

高跟鞋踩射

时间:2025-05-30 03:25:47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78551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假去吉林“吃”:“菜市场旅行”“美食旅游”大热

“各地相应陆续启动了系列活动,丰富春节期间的产品供给,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和惠民措施。其中,各地在春节期间发放超6亿元的文旅消费惠民补贴,可用于看演出、逛景区、品美食、住酒店、居民宿等,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此前表示。

(身边的变化)安徽宿州:守着千年古运河 引来今朝“幸福水”

跟随第一期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中华·行走天府”研学活动,华裔青少年们与心心念念的大熊猫相遇。青山绿水间,萌态十足的大熊猫引得他们频频按下快门。

报告:中国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

党对当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清醒认识,要求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

平陆运河: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 通江达海共享发展机遇

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资源所)获悉,当地时间2月19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37届亚洲与太平洋区域部长级峰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签署谅解备忘录,就“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简称“地标生境”)方法与技术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年启动的绿色农业旗舰项目“一国一品”开展合作。

当前最紧要的任务,金融监管总局三天连发两文!李云泽赴现场督导!

本次研讨会恰逢第15个联合国中文日,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华文教育、华语研究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研讨会筹委会主席、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主任王晓梅介绍,本次研讨会希望以中文为桥,充分研讨语言传播与传承,助力中马两国语言文化交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